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,我國物流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。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。物流增加值增長繼續快于服務業的發展速度,現代物流已經成為加快發展第三產業,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。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略有降低。另一方面,物流發展水平仍相對落后,社會流通緩慢,效率偏低,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。
一、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
(一)社會物流需求高速增長,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存度進一步提升
2004年,我國經濟快速發展,尤其是工業生產、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貿易的高速增長,形成了對社會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長。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測算,2004年,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.4萬億元,同比增29.9%(按現價計算,下同),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.9個百分點。GDP總長與物流總額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數為2.8,這說明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2.8個單位的物流總額來支持。這一系數明顯高于“八五”時期平均1.6,“九五”時期平均1.7的水平。
從社會物流需求比重看,2004年,工業品物流總額為32.5萬億元,同比增長30.2%,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.4個百分點,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高達84.6%。反映出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基本特征。
(二)社會物流總成本規模繼續擴大,占GDP的比重不斷降低
2004年,全國社會物流總成本為29114億元,同比增長16.6%,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。其中,運輸成本為16558億元,同比增長18%,增幅比上年同期擴大3.5個百分點,占社會物流總成本的比重為57%;保管成本為8467億元,同比增長14.8%,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.3個百分點,占社會物流總成本的比重為29%;管理成本為4089億元,同比增長14.5%,增幅比上年同期擴大7.2個百分點,占社會物流總成本的比重為14%。